欧雷
- 生命体验者
- 本地生活家
消除「人生」与「协同」中的「混沌」,探索「知识+工作流」提效方向。对我有兴趣或疑问可通过邮件联系。
项目概览
以下为进行中项目的任务概况,更多详见项目列表:
家庭数据中心一期
- 在做
- 已完
- 待办
Nop 社区与官网
- 在做1
- 已完6
- 待办2
以「人」为单位的信息聚合
- 在做
- 已完
- 待办
网站主题 Lime 抽取并开源
- 在做1
- 已完10
- 待办1
个人工作台一期
- 在做
- 已完
- 待办
互联网个体链接器 LinXoid 一期
- 在做0
- 已完4
- 待办2
基于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一期
- 在做
- 已完
- 待办
配置驱动中后台前端框架 Handie 一期
- 在做2
- 已完11
- 待办41
跨技术栈控件体系 Petals 一期
- 在做4
- 已完0
- 待办1
说
通过做银湖创联,
逐渐感受到了创业和自由职业的差异,
我现在就是在创业,
只不过算是个公益事业。
昨天发现周周黑客松的网站改版成系统了,
他们的知识库结构和文档也更新了,
在看到关于组织性质、定位那些时,
与银湖创联实际是一样的。
说
关注小不点至今已经十来年了——
从每周 7 天早餐不重样,
到每年至少 100 不同体验,
再到搬来杭州生活。
就跟其他「老朋友」一样,
虽同在一个城市很多年,
但暂时无缘现实中相遇。
看到这个视频,
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感慨,
以及对自己未来的设想。
去年 11 月,
第二届数游大会上多次提及流动与扎根的问题,
有学者的观点,
也有大灰的感想。
参会的第二天,
我就乘半夜的飞机去曼谷了,
开启我为期半个月的第一次数字游牧体验。
在曼谷第一次把自己置身于非母语环境,
一切是那么的新奇与刺激!
用东北味儿蹩脚的英语跟各国人民交流,
摸索坐地铁和天铁的方法,
用 Bolt 和 Grab 打车(拉风的摩托与皮卡),
莲花超市里瞥见的巨型耗子,
每天三餐吃 7-11 量少得可怜的便当,
茶饮甜得难喝极了,
没吃完的甜菠萝面包引来一堆蚂蚁,
民房墙上好几只壁虎在爬,
八九十年代的老车遍地跑,
大半夜的自己在外面闲逛,
……
今年 4 月,
又跟姜姜一起去清迈待了一个多月,
在宋干节打水仗,
逛了周六周日夜市,
去了夜间动物园被长颈鹿舔,
学了泰马,
在酒店楼下泳池游泳,
认识了好几位新的国人朋友,
跟着浩子第一次玩 Geocaching 并找到宝,
吃了好多次清真食品,
……
于我而言,
数字游牧生活才刚刚开始,
这是我一直向往的生活方式,
暂时还无法理解像小不点、大灰的感受,
所以我会先继续下去,
朝着自己可持续数字游牧的终极理想前进!
不过,
我也预想了自己不想到处漂了的生活:
也许是在杭州富阳,
找一个三层带院农民房租它个十几二十年,
一层和院子做开放的活动空间,
二层开放短租,
三层私密自住。
给来访者提供咖啡、烘焙和其他餐食,
招牌品类都是过往在旅居地学到的手艺。
日子还很长,
慢慢来,
一步步扎实地走过去,
感受路途中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感谢遇到的每个人,
珍惜每一位同行者。
也许等我理解了小不点、大灰的感受时,
就是我不想漂了的那一刻。
说
是树,
总是要开花的,
结果的。
共享了日报
尝试一种在地相同自由职业者服务在地人群的新模式!生活方式工作
日报 20251104:在富阳银湖成立地域化的软件研发团队
说
中年人,
找到并全力投入个人事业,
只是第一步。
为了事业能够持续推进,
得要做好身体与精神维护。
身体维护除了不生病和肉体保养,
还有就是精力系统。
精神维护则是不断学习思考同时,
勤做正念练习。
既然不做牛马了,
就要好好爱惜自己。
近 24 小时莫名其妙昏沉,
让我有点危机感,
不得不警惕起来。
发布了文章
回顾下银湖创联诞生以来的种种,给它生命进程中的第一阶段做个收尾。生活方式工作
在富阳银湖做在地社区的三个月
说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每一阶,是递进的还是并存的?
说
说
终在月底前把《凡人修仙传》追上进度了,下月初可以安心开启银湖创联下一阶段!
说
感觉上周的西山登山大会再次激活了我,
这些天觉得心里和脚底痒痒的,
想继续「暴走杭州」,
现在想走以下路线——
平地徒步:
1️⃣ 环西湖-小环(纯粹绕西湖一周)
2️⃣ 环西湖-大环(包含龙井、九溪等)
3️⃣ 环湘湖
想读
创变者:价值资源变现的IP之路
说
良渚一日游——
上午玉鸟集杭一末谈事,
同时玩了未来学卡牌游戏。
下午多边岛 GFC 分会场听分享,
还上台虎头蛇尾地水了三四分钟。
综合下来,
似乎可以统合出一个问答——
「未来」是什么?
是创变者基于当下的反抗与想象,
是创变者基于想象行动后的现实。
说
一晃做在地社区已经快仨月了,
期间发生很多令人挫败的事,
真没想到居然能坚持在做,
并且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成果。
「3」是个很好的划分阶段的数字,
就将这仨月视为做社区的「草创阶段」,
下面仨月将逐步进入体系化运作,
让社区渐变为有机组织。
新月日正念冥想体验活动上,
素君老师给每人一张她自己做的类明信片,
大家各自写上自己这个(农历)月的意愿。
基于 build in public 理念,
我将自己写的内容公开出来,
期待(农历)月末的进展。
想读
社区营造工作指南:创建街区未来的63个工作方式
想读
全民参与社区设计的时代
说
昨日暴走一天回家后,
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
大概十点多测了下体温,
37.8 摄氏度,
我又一次在爬山后发烧了。
躺床上打开哔站,
推荐视频列表前位中,
有影视飓风的给膝盖打洞视频,
我光想就开始浑身发冷,
再加上发烧抖动得更厉害了……
从小看这类与人体手术相关的视频,
就会还没见画面就开始心里害怕,
但好奇心促使我即便怕也继续看……
在我刚暴走完给我推膝盖打洞视频,
这是什么「冥冥之中」吗?
还好睡一觉之后,
烧退了,
打洞的颤栗感也没了。
之所以会发烧,
我猜是因为过度疲劳,
再加上昨日那天气,
以及自己骑电驴吹了不少冷风。
说
说
说
生亦何欢,
死亦何苦;
过好当下,
随时入土。
说
后天见真章😊
说
真正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范式应当是——
依托于非营利性质的在地社区,这样能够保证做任何事的发心是以人为本的。
也就是 O2O 体系的运营方是那个在地社区。
该在地社区必须是地域绑定的,且覆盖范围不能超过街道级。
做在地民众的「好邻居」,与他们通过共创进行体系的迭代。
大厂们做好基础设施层的事情就好了,别妄图插手民众生活方面的事情。
去中心、多中心的多极网络才是顺应规律的,才是未来!
以上为个人浅薄愚见。
说
你的
万事屋小银(万事屋銀ちゃん)
已上线!
说
有段时间没去造梦商店了,
真是还有挺多变化的,
比如:
1️⃣ 树朋友含量变更高了
2️⃣ 饮品和小食品类变多了
3️⃣ 真宠物友好(总有别家修勾迷失进店中)
哪天树朋友能走进银湖哇?
PS:
今天是骑电驴去余杭五常的,
优点是比公共交通节省至少一半时间,
缺点是差点要推回家……(破铅酸电池!
说
说
如果不「走出去」,
会一直困在茧房里,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然而那世界是极其不真实的。
「走出去」就是与人打交道,
放首位的不是「逻辑与效率」,
而是「开放与真诚」。
还在做牛马时的我,
想不到自己有天会频繁地跟他人交流,
会当着几十上百人面接受目光和思维的检视,
那时可是连在业务小组内分享都会思索再三。
通过实践得知,
经过他人观点佐证,
很多事无需周密详尽的计划,
干就完了!
前进的路上,
该吃的亏,
该交的学费,
一点也不会少。
想读
低风险创业(经典完整版)
想读
想读
共赢:觉醒商业的实践
想读
定价制胜:科学定价助力净利润倍增
说
感谢 Bill 的分享邀请,
感谢在我之前分享的所有人,
感谢各位来听分享的听众,
同时感谢总是能鼓起勇气 push 一把的自己。
我们一起完成了这还不算太掉链子的「一个程序员出身的自由职业者」的具体案例分享,
这何尝不是一次伟大的「共创」?!
Bill 和其他嘉宾的分享也让我有所共鸣和收获,
这都建立在「走出去」的基础上!
(图三为泡面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