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雷
- 生活黑客
- 软件工程师
- 舌尖上的旅人
曾用网名「飛鳥修羅丸」,喜欢编程、写作、思考、旅行,也喜欢日语,喝咖啡是每天必做之事。对我有兴趣或疑问以及有相同爱好的人可以通过邮件或推特联系我。

说
不用或没有智能手机,怎么用健康码?政府对这个问题的应对方案是什么?

说
突然觉得自己很矮😭

说
当我们习惯并沉浸于大厂所提供的「方便」之中时,我们已经陷入 vendor lock-in 了,已经被它们所绑架了。所谓的「方便」只是看起来善良的叔叔从兜里掏出来的「棒棒糖」。
我们已经沦为被它们圈养且随时会变为砧板上的肉的畜生,并且绝大多数同胞并不自知……我们应该是由自己意志控制自己的人!

发布了文章
写书这件事我想了已经有段时间了,之前只跟几个人说起过,现在公开来大概说说。
我若出书,你欲看否?


说
自从我把「反混沌」计划挂到网上并在文章中提过几次以来,虽然数量不多,但还是有人对此表现出好奇或兴趣。
这个计划比较大,涉及到软件开发的方方面面,从形而上学到具体实践,比如:专业与非专业的知识、方法论、工具、最佳实践等等。
最近在群里围观并与大佬们交流之后,更加确定「人」才是「混沌」的根源,所以我觉得:尽可能减少参与的人数;尽可能工具替代人;工具无法替代人的部分尽可能让它易理解、易执行,尽可能减少那个人的思维干预。
为什么说「人」是「混沌」的根源?
软件开发过程就是从接到需求到产出符合需求的可用软件的过程。在这一整个链条中,源头是需求提出方,然后经过产品、设计、开发、测试等不同岗位的人处理。
虽说源头是需求方,但更实际的源头是需求方的意愿,这个「意愿」是不是真的,首先要打个问号。然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肯定会有所损失,每个传递的节点能力越差损失得越多。
信息在每个人那里输入、输出时,因为知识、理解力、表达力等因素,多多少少都会发生变形,为了尽可能「保真」,必然的选择就是减少传递环节,也就是减少参与人数,尽最大可能让需求方的意愿直接变成符合需求的可用软件。
——这是我认为的「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意义,也是「反混沌」计划的使命。

说
以前基本只喜欢乔帮主,现在有点喜欢马斯克了。

说
先搞清问题的本质,再通过演绎去找到解决方案;若未触达本质,所谓的「方案」永远只是在表层反复摩擦,隔靴搔痒。

说
Web 是个伟大的发明,其对人类的价值无法估算,然而却有那么多人用它作恶。




说
分享几条关于团队协作的:
- 不要把个人偏好带到团队中来,以加入团队的时间点为分割,加入之前已存在的规则,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去遵守而不是尝试改变,加入之后的规则尽可能按照最佳实践去制定;
- 如果团队中优秀的人不超过一半,最好有组织或社区给的权限,遇到几个差不多的选项时直接按自己偏好拍板,不用解释、商量,优秀人数过半时可以考虑投票;
- 把一个数字字符串转为数字是用
parseFloat
还是parseInt
?直接str * 1
!

说
大佬间讨论,就是各种隐喻😵

说
DISC 测试是 DC,MBTI 测试是 INTJ。


说
没想到走着走着,走到了十年前刚来到杭州时租住过的小区附近。滨江很宁静,不像未来科技城,到哪都是人和车,我喜欢。




说
查看列表中某一条记录的详情,如果是在页面而非对话框中显示,列表页一定要在 URL 中加上分页和过滤条件等信息,否则业务方早晚会让你补上——「我想在返回列表页时停留在第 X 页,而不是回到第一页。」

说
如果我的大脑能够,将五感接收到的信息分解成公式和参数……

说
历史总是相似的,为什么前人犯过的错,后人不吸取教训再去犯——
- 前人的事件、知识没有记录;
- 前人的事件、知识有记录;
- 记录遗失;
- 记录顺利流传下来;
- 后人在解读时意思与前人所表达的不符;
- 因为前人的记录总和可以看作是无限,后人无法全部了解并吸收;
- 后人的「狂妄」,认为前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一定要自己尝试下;
- 好了伤疤忘了疼。

看过
整片看了没觉得哪里「惊悚」了,看完影评,哦……

无声

说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懂哲学,都应该学哲学。学习哲学是为了建立并完善自己的哲学体系,让自己尽可能地更加深刻地、本质地看待事物。
如果人人都具备较为完善的哲学体系,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会更为平和、有爱,每个人也更为自由,虽然可能大家都会不那么富裕,但却会更为幸福、快乐。
然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达到的愿景,因为人性的弱点。
从「人」这个整体的立场来看,低于自己且永远无法触及到自己的,称为「兽」、「动物」或「畜生」;高于自己且自己无法触及到的,尊为「神」。这三者间,「兽」最为低级,且数量最多;「人」次之;「神」最为高级,也最少。
「人」的内部,我按照具备智慧的多少,分为「兽人」、「凡人」和「神人」三个等级——
「兽人」是人类中的大多数,他们具备很少的智慧,言行举止几乎就是人性的弱点的直接体现;很是欠缺独立思考能力,容易被他人(如媒体、名人等)带节奏。
「凡人」是比「兽人」具备更多智慧的人,他们会去克制,时刻与人性的弱点进行对抗,让自己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进而行动;他们大多时候对外界的言论/论调保持怀疑的态度,即使是权威,心里也要质疑下其正确性,经过自己的思考、查证后来判断是不是正确——他人的说法充其量是用来参考的材料,而不是自己的决定。
「神人」或者说是「圣人」、「圣贤」,就是像「神」一样的「人」,即为最接近「神」的「人」。他们是充满大智慧的人,有着自己极为完善的哲学体系,对世间事物和规律有着极为接近真理的见解。他们通常是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而不是统治者、政治家和科学家等——也就是说,对人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人必须同时是哲学家或思想家,任何否定哲学的人都不是。
要想让人类社会真的和谐,至少「凡人」的数量要多于「兽人」,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是「兽人」。


看过
女主有些神经质,不过,这也许是对的。

门锁

说
因为字节的一天等于美团的两天吗?


播出
新开的坑——视频版「欧雷说」。这是第一期,说下为什么要开这个坑,以及内容范围等。
欧雷说:「介个银居然又给自己挖坑了!」

说
那些地主们在争先恐后地让自家长工 996、007 去抢地、割韭菜,可曾想到有一些人正「密谋」推翻他们?

在看

工具论

说
若一个人程序写得不好,很多人会说 TA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能力差,然而是这样吗?表面上确实是,但实际是数学(此处的「数学」不是「算术」)差。
「数据结构」是什么?它是具有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用一般系统论来解释的话,某种「数据结构」就是一个「系统」——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算法」是什么?泛化来说,它是利用现有资源去达到某个具体目标的实现过程,具体点的说法就是一个具有输入、输出的计算/运算/操作。
那么「数学」是干什么的呢?它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等的一门学科,是人们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描述的一种手段。
通过上面简单的解释,为什么有了开头的结论就不言自明。
前些日子我问老婆:「你觉得 AI 能变得和人类一模一样吗?」她说:「不能吧?人的思想和情感等那么复杂,它应该做不到。」我又说:「我觉得理论上能。实际能不能取决于人对大脑的了解、数学、硬件的支撑能力等的发展程度。理想状况下,人的思想和情感等都能被计算模拟出来,这就需要硬件能够支撑如此庞大、复杂的运算。但假如真的 AI 和人一样了,那人类可能就要被毁灭了,因为人类不可能去跟与自己同样或者更为智能的存在共存。」

说
准备开始深度使用 Apple 相关系统自带应用😁




想看

剑指 Offer:名企面试官精讲典型编程题(第 2 版)

想看

程序设计方法(第 2 版)

想看

The Data-Centric Revolution: Restoring Sanity to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想看

Software Wasteland: How the Application-Centric Mindset is Hobbling our Enterprises

说
谢谢🐷送的新手托


看过
貌似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让我看的时候哭了很多次的真人片。 活着本身就是一件不易的事情,所以最好,谁也不要为难谁,对他人多点爱心和包容。能活着已经是幸运,能健康地活着更是幸运中的幸运,所以就别整天利益熏心、勾心斗角了。 趁活着,趁健康,多做些对社会、对人类有价值的事情,让自己没有白活。不一定是多大、多么伟大的事,垃圾分类、绿色环保、志愿者活动、公益捐款等,都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事情。 人的肉身毁灭并不代表他真的死了,只要有人记得他,他就是「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