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而立:事业篇

欧雷 发表于

0 条评论

在叔本华出生的整整两个世纪后,我,降生了。

到今天为止,已经走完了我人生的第 34 个年头,开始步入人人自危的「35」行列。若问我怕不怕有天因年龄问题没了工作,我的回答是「不怕」,并且现在也不焦虑,要焦虑等那天来临再说!

孔夫子说过「三十而立」,虽然解释有很多,但我的理解就是「一切已见雏形,接下来的事情整体就是在这个方向上发展」。

孔夫子说的「三十而立」,在前年确立个人发展方向后,经过一年多的思索,进一步确定日后人生该往哪走,可谓是「三四而立」,「立」得有点晚……

影响因素

我要走的方向,可以说主要是由我的个性、经历与信仰所共同决定的——

我追求自由,当然不是那种无法无天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我所说的「自由」指的是「有所选择」,即在做任何事时我可以选择做或不做,以及做的话要怎么做,而不是被世俗所绑架,或被强权所胁迫。

不自由,毋宁死!

回顾从小到大的经历,主要从事着两个「职业」——ACG 爱好者/御宅族反混沌软件工程师

从小学到工作前是 ACG 爱好者/御宅族,在这期间玩了很多主机游戏看了大量日本动漫,还疯狂追过几年日本偶像,积累了丰富的主流群体所不具备的宅文化相关知识。

在步入社会后几乎一直作为以前端开发为主的软件工程师开展工作,这些年中共服务了 7 家公司,从只会 HTML 与 CSS 到能够设计方案并建立体系去解决复杂问题。

我,可以说无「信仰」,也可以说有「信仰」。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我也有信仰的东西,那就是「我自己」!具体说的话,是我的经验、我的眼界、我的思想。

我的信仰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会抵触其他信仰所信奉的事物。我不信神、鬼、佛,但我也不拒绝神、鬼、佛。

我不否定神、鬼、佛的存在,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没准祂们就在另外一个次元俯视着我们;没准祂们只是比我们所在次元高一个次元世界中的普通「生物」;没准还存在着比祂们所在次元更高的一个次元的「生物」。

「经验」和「眼界」作为判断现象真伪的衡量,决定着我对某现象相信或不信。「思想」则是维持我精神世界的稳定以及指导我的行动。「思想」说白了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个就相当于是我的信仰中的「神」,我的一切行动和行为都遵照它们的意思。它们和其他宗教所信奉的对象不一样,是会进化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成长着!

鉴于「信仰」的特性,我对世间万物充满兴趣,尤其是个体间相互作用的普遍规律,窥探到它们所带来的乐趣是得到再多物质奖赏也无法比拟的!

余生的「事业」

我余生要做的「事业」的方向主要是由个性与经历所催生,关键词是「去中心化」与「开放」。

当前面向个人的服务基本都是「中心化」的、「封闭」的,即所有数据都是掌握在服务提供商手中的,个人信息及产生内容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属于自己,不能阻止服务提供商对它们进行滥用,也无法确保在服务提供商跑路之前能将数据完全导出。

每个使用服务的人不仅在免费地为服务提供商生产价值,还会被它们所谓的「会员」进一步地剥削。个人之于服务提供商,宛如韭菜之于镰刀,牲畜之于屠夫。

背靠营利性组织的开源项目在我眼里与那些主流的面向个人的服务无甚差异,是「中心化」的,是假「开放」。

因此,在这类方向上我要做的有——

万物元数据

秉承「万物皆可描述」的思想在 GitHub 上建了一个叫「QiiDB」的组织用来存放描述世间万物的元数据。「Qii」源于「」,可看出其意义。

这是一个开放的「数据库」,基于它可以做百科类网站和知识可视化等,任何人都能够使用。

我的个人网站和宅文化资料站「宅主义」就是用处理后的元数据构建出来的,待哪天数据结构相对稳定时就将与个人无关的元数据都转移到「QiiDB」。

个人知识库

一个完备的「个人知识库」体系要包含信息源订阅、信息管理与知识分享这三个功能。

其中,信息源订阅需要是一个 RSS、newsletter 和其他「中心化」内容平台的聚合;信息管理要支持文档、电子表格、任务、备忘等形式;知识分享则能通过 RSS、newsletter、SNS 转发等方式分发,且允许付费查看。

最近一两年时不时地在重构个人网站,虽说从外观上没啥太大变化,但数据和功能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按功能模块将数据拆分成多个独立的 Git 仓库,并且用元数据标注的方式去组织内容数据,早已不是单纯的博客。

逐渐被改造成「个人版豆瓣」的个人网站,在我所想的「个人知识库」体系中承担着知识分享的重要职责。

弱社交网络

在我的定义里,现在主流的社交网络基本都是「强社交网络」——需要注册账号或加为好友之后才能查看对方信息及与对方交流,并且这类限制是对方不可控或控制力度很小的,由服务提供商主导。

我理想中的社交网络是这样的——

每个人在网上有着唯一的「个人主页」(也可以是多个,但都是相对独立的品牌,可以理解为「多重身份」),内容可以是文章、vlog、问答、想法等,如上文所说的「个人知识库」的知识共享那部分。

那个「个人主页」除了展示拥有者生产的内容之外,还提供了另外两个基础功能——「关注」、「发信息」和「建立关系」。

「关注」就是订阅拥有者发布的内容,既能分类订阅又可设置过滤条件;「发信息」不仅是「站内信」,「留言」、「评论」等一切向拥有者发送内容的行为都算;「建立关系」则影响着内容可见层级与互动限制,这都是拥有者自己完全可控的,需要说明的是,「建立关系」不必是双方面的。

这些看似与当今主流的社交网络功能很像,也的确很像,但区别在于我说的这个不存在监管,也没有推荐算法,并且内容与互动权限的控制完全由参与者自己掌控。

「弱社交网络」是一个相对纯净的兴趣/意愿驱动的社交网络。

宅文化社区

这是一个应用了上面所提到的「万物元数据」、「个人知识库」及「弱社交网络」的面向 ACG 爱好者/御宅族的亚文化垂直社区。

针对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VOCALOID、偶像及相关的角色、声优(配音演员)、cosplay、插画、同人作品、展会与其他各种周边提供新闻动态、百科词条、互动交流等功能。

目的在于使「宅文化」在国内得以正确传播与发展,并让 ACG 爱好者/御宅族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我弄的「宅主义」就是这个方向的试验品。

产研一体化

如下所述——

「降本增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永恒不变的话题、永远的追求——于公,长久看可以让企业减少开销并提供更为稳定、优质的产品;于私,能够使自己减少重复无营养的劳动,将精力投入到更为「高精尖」的地方,有助于自我成长,为自己为企业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

业务线中前端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重复无营养」的,无法体现出「前端工程师」这个职业的真正价值。业务线中需要这么一个角色,不是因为它重要,而是由于当前没有很好的手段完成这部分工作而不得不用。

当有了较好的「产研一体化」方案后,设计与前端将会被「踢」出业务研发流程,尤其是中后台应用。这会引起协作模式、组织架构甚至是产业结构的变革。

「产研一体化」是「低代码化」进程的一部分,也是「前端工业化」进程的一部分。

具体可看「聊聊前端 UI 组件」、「聊聊中后台前端应用」、「说说『反混沌』」、「聊聊中后台产研一体化」这几个文章系列了解更多。

小结

本文简述了经思索后确定的余生要做的「事业」方面的事情,包括「万物元数据」、「个人知识库」、「弱社交网络」、「宅文化社区」和「产研一体化」这五个主要由我的个性与经历所催生的方向。

看上去有点多,但我都会去做也需要做,因为都是与我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能够解决我的问题满足我的需求的。

下篇文章讲在「生活」方面的一些决定。

创作不易,若本文给你提供了价值,还请不吝欧雷充电

左为微信,右为支付宝;充电累计 ¥88 以上可在付款时备注或邮件告知昵称和需要被链接的网址,会列在「赞助」页。其他方式与具体规则请见「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