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游民该如何「游」?
欧雷 发表于
在 11 月 9 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数字游民大会」在位于黄山黟县的「NCC·黑多岛」举行,距离我参加的上一届大会上海站刚好差一个月一年,俨然要成为数字游民「年会」的样子!
由于 10 日我要赶往泰国,遗憾只能参加一天的;基本都泡在「世界青年会客厅」了,也听了些「主理人舞台」的分享;我听的内容大多比较喜欢,整体质量比上届上海站的高。
参加过上届上海站后,我有感而发写了《作为「数字游民大会」未邀请嘉宾的分享》,阐述我对「数字游民」的理解及其所带来的挑战。
本届大会也有触动我的点,即会上多次提及的「流动与扎根」的问题,恰巧与我之前和近期的一些思考比较契合,故借此机会将其述说。
「流动」放缓
虽说数字游民的流动频率不尽相同,但很多人是以天、周、月为单位更换地点,在同一个城市停留不大会超过一个季度——能去那么多地方,直叫坐班的人羡慕得眼红。
然而,如此频繁地迁徙真的好吗?反正我是不喜欢,在我看来跟「特种兵式旅游」没啥区别。
这种「特种兵式游牧」就是(较长期的)旅游,从数字游牧的角度讲至少有如下缺点:
- 快感来得太多,陷入倦怠期快,麻木得也快,从而变得难以体会到数字游牧的乐趣;
- 只能接触到当地环境所营造的最直观的浅层感受,无法深入进风土人情与生活方式当中;
- 在路上奔波的时间多,停下来思考的时间少,不思考就没法淬炼出什么价值。
真正的数字游牧,应当不只是接受新鲜刺激带来的快感,更要主动地探索并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像当地人一样生活,也就是所谓的「融入」。
假如一个人出国生活了,他几乎只待在 Chinatown 或其他什么华人聚集的街道社区,那他这国出得有什么意思吗?
我所倡导并将要采用的游牧策略为「以根据地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式探索」且「以季为单位在根据地居住」,具体详见《假设我是数字游民》。
我说的「根据地」分为两种:
- 固定根据地——自掌控的房子,除了居住和仓储的功能外,还可充当家庭数据中心的节点;
- 临时根据地——租赁来的房子,仅有居住和仓储的功能。
只有降低流动频率,才能更好地体验当地生活,真正地体会到数字游牧的乐趣!
「扎根」新解
当我们在说「扎根」时,实际是在说什么?
一般的理解为「在某个地方定居了」,这是物理空间层面;也有人会说是「找到归属感」,可认为是线下的人际网络,融入线下的「附近」,算是人文精神层面。
但这都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都不发达时的惯性解释,在数字技术十分发达的当下,作为(准)数字游民,理应对「扎根」这词有新的诠释——
「扎根」的核心就是「相对稳固的人际网络」,否则就算在某地定居了,但没什么人认识,更别提亲朋好友,还会有「归属感」吗?还会觉得自己「扎根」在那了吗?
所以说,在各类社交软件层出不穷的现在,为啥要把「相对稳固的人际网络」局限于线下?在线上构建不行吗?
在线上可以打破国别、地域、语言等的限制,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也更容易将人际网络规模化,筛选出与自己相互高度匹配的人进而固化。
不可否认,与线下同处一个空间相比,线上确实缺失了一些信息与情感的维度,但这不成问题——在线上处得好的,可约线下见面,补全那些缺失的维度。
两人之间的地理距离、相见时间等对数字游民来说是问题吗?见面的频次也无需担心,扪心自问一下,难道自己与线下的亲朋好友就很高频地相见了吗?
在当下,作为数字游民,要「扎根」就在互联网上——利用数字技术建立并扩大与维护自己的人际网络,积极参与线上社区形成新形态的「附近」。
结语
本文是我这个「精神游牧」老司机对「流动与扎根」问题的看法,结合我的个人发展来看,从明年开始大致有如下规划——
自媒体是我触达陌生人并建立连接的重要途径,既为了打造自己的海外影响力,也为了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我要不依赖 AIGC 进行英文创作,也考虑针对日本地区用日文创作。
与外国人在线上搞好关系后,当我想去他们所在的国家城市时,就可以把相应的人约出来见面,不仅能补齐纯线上缺失的维度以加强我们的关系,还能令我更迅速地融入当地。
当我「扎根」于互联网且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建立「相对稳固的人际网络」,缓慢地「流动」进他们的故乡并融入当地生活,那我日后再到那里见那些人,就犹如回到故乡看望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