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鲁迅先生·绍兴篇
欧雷 发表于
周日早晨,忍着一夜未睡的困意与疲倦,像往常一样做着起床后应该做的事情,用手机从 12306 上订了张火车票并将一罐金闪闪的红牛放进挎包后穿上鞋子出门了——我想你已经知道这回的目的地是哪了——对,就是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
往返于杭州和绍兴之间的火车班次很多,所以我才能够在出门之前才订票。并且运行时间也很短,无论哪种列车(普通、动车或高铁)都是 20 分钟左右,连补觉的时间都没有。
下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地打量一下这座陌生的城市——我是从绍兴北站下车的,这个火车站看起来很新,想必应该投入使用不久;旁边有个像枢纽站的公交车站,里面停着的车基本都是蓝色的;附近没什么其他建筑,一种凄凉的气息——给我一种身处郊区的感觉。
出站后打开高德地图查询到鲁迅故里(不是「故居」)的路线,第一个就是乘 BRT 一号线(即那蓝色的公交)直达,于是就没看其他线路。(请不要笑话我,我确实除了目的地之外没有做任何准备……)
虽然在到达绍兴之前把金闪闪给喝掉了,但仍然有些抵不住疲劳和困意,在公交车上打起了瞌睡,有几次差点头撞铁杠上……
在第二医院车站下车后环顾了一下,没发现像是景点的地方的影子,查地图得知需要向北走一段路。
首先看到的是乌篷船码头,然后是有指间夹烟的鲁迅像和「鲁迅故里」四个大字的黑瓦白墙——这次的目的地。鲁迅故里是个历史文化街区,就像杭州的清河坊(河坊街那一带)和小河直街。这里主要有鲁迅祖居、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和耳熟能详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
鲁迅壁画的旁边是游客中心,本来是想进去看看有没有景区地图手册,结果惊喜地发现游览这些景点完全不用花费一毛钱——使用身份证就可以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的入口处领取门票!
鲁迅祖居和鲁迅故居的更为当地化的叫法分别为「周家老台门」和「周家新台门」。「台门」是什么?应该有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疑问。据我所能查到的网上少得可怜的资料,「台门」应该是绍兴(或浙江部分城市)特有的一种聚族而居的建筑,有点类似于四合院。台门不是平头百姓所能住起的,一般都是宦官、商人之类的人住,所以用姓氏、官职、店号等来命名以彰显身份。
老台门是先生祖辈的居住之地,建于乾隆年间,占地空间很大,大大小小的房间由走廊(过堂?)和天井结合起来,有大堂、卧室、书房、厨房等等。正门上方悬挂着写有「翰林」二字的匾,正对面是很大的德寿堂,是周家接待宾客及举行婚丧、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另有一堂(记得是香火堂)挂有先生祖父周福清及其两位太太的画像。
与老台门隔河相望的寿家台门既是三味书屋的所在地又是先生恩师寿镜吾的住处。三味书屋在台门的东侧,由于我是进门后从西开始逆时针游览的,所以在最后才一睹其风采。在此之前,西侧有一间「三余书屋」,错当作是「三味书屋」了……当时还在纳闷:「怎么会叫『三余书屋』?怎么看起来没有特别的感觉?」虽然在三味书屋中看到了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但因其摆放位置过远并不能进入室内而未见「早」字,甚是遗憾!
从寿家台门的后门出来便是一家摆了很多酒坛的出售绍兴特产食品的商店,店名是会「茴」字四种写法的人——孔乙己。我买了一包茴香豆和一包笋豆作为纪念,希望吃过之后我不仅会「茴」字的四种写法,而且能够通晓所有汉字的新旧字形。
新台门是先生的出生之地,建于嘉庆年间,结构与老台门有些相似(毕竟是同一类建筑),同样有「翰林」匾额、德寿堂等。出了德寿堂穿过一个小院子就到了展示先生家族的地方,分别以三弟周建人、家族史以及二弟周作人为主题。新台门的最后一处就是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曾经的园中到底有什么我是不知,但现在中央部分种了一些江南那种小长条的紫色茄子,东侧墙边有一排被栅栏围起来的灌木,西南的角落里则摆放着一些盆栽。
从新台门出来后已是下午三点半,中午就没用餐,我已经有些饿了,看到门口有卖炒豆腐块就买了一份充饥。这豆腐吃着味道还可以,从口感及断面的纹理可以确定是南豆腐(石膏豆腐)。听老板吆喝的时候是把它叫做「jiǔ xiāng」豆腐,问其究竟说是「酒乡」豆腐,但总觉得这个食物的名称有点不对劲。
吃完炒豆腐没觉得在胃里占有多大份量,就到门口小桥前的手推车那里买了一份油炸臭豆腐(犹豫、纠结之后的决定)。这臭豆腐无论是闻或吃都没什么臭味,倒是味道有时会有点刺激性的,让我怀疑它是假的吧?!不过应该不是用粪水做的或者用量比较少,不然你现在就不会看到这篇文章了。(突然有点想吃去年吃过的徽州毛豆腐了是怎么回事……好饿啊!!!)
将装臭豆腐的小盒和竹签扔进垃圾箱并用洁柔将嘴擦得一干二净亮晶晶,一看手机已经快四点,鲁迅纪念馆在五点就关门了,赶紧冲进去拍照!这时人已经没有很多,所以不用等好几分钟没障碍物(人)才拍。绍兴鲁迅纪念馆也是分为两层,一层主要是绍兴的古迹或其他景点和先生周边人物的照片、介绍,二层则是以先生的不同时期为间隔的展示,同样是用他的逝世做结尾,有些内容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已经见过。
最后我是被「赶」出去的……出了纪念馆发现其他景点也已关门,我的绍兴之行就算到此为止了。临走前趁人少拍了张无障碍物(人)版的有鲁迅壁画的那堵墙(「完美主义」「强迫症」患者没救了……)。
这次的「缅怀鲁迅先生」之行虽不像上海那次给我以心灵上的震撼灵魂上的触动,但还是让我有了很多收获!
其一,对先生的家族、家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先生的祖父曾经是京官,有过两个夫人,后来为了让儿子中举而贿赂主考官,因下人办事不力锒铛入狱,八年牢狱生活后三年多逝世;先生也有两个「夫人」,一是裹小脚、目不识丁与先生有名无分并独守空闺四十余载被包办婚姻的传统女人朱安(比先生大 3 岁),一是自由恋爱相伴先生余生并育有一子(周海婴)的广州大族后裔许广平(比先生小 17 岁);先生兄弟三人都与日本、日本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受到很大影响。
其二,思想观念上发生的些许变化——
「人之间的差距,是读过的书的差距,是走过的路的差距,是见过的人的差距,是处过的事的差距。」这是我发的一条微博的内容,即领悟。其中,「读过的书」是指学识;「走过的路」是指对知识的实践,对不同风土人情的经历;「见过的人」是指对人(本性及个性类型)的了解;「处过的事」是指办事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没有见识就没有话语权」,这是我第二个领悟。假如某个时事新闻一出来,尤其是政治的,更尤其是与日本有关的,立刻会出现铺天盖地的键盘侠们的「真知灼见」。其实他们的言论片面又片面,甚至有些就是无脑文字,说白了,都是屁话。所以,要想评论、评价一件事物,就要对其各方面都有一定程度(越高越好)的了解,站在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不想那么做或做不到就闭口不谈!若要有评论、评价的资格,无他,多读书!什么?你跟我讲「民主」,说自己有发表意见的权力?行,你尽管发表意见,那么我以及与我相似或一样的人就当是听到很响但不臭的那什么了。
先生是我所崇敬的,是我的榜样,是值得去学习的。虽然我同样对拥有这样人民的这样国家充满忧心,但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无力感,对拥有这样人民的这样国家无能为力,无法像先生一样为救国救民而鞠躬尽瘁。我所能做的只有自强不息,先自救再尽量拯救身边愿意得救的人,其他的就让他们在泥沼里自生自灭好了。
绍兴还有很多不错的地方没来得及游览观赏,像沈园、鉴湖(镜湖)、周恩来祖居、安昌古镇等等,并且乌篷船还没有坐过。以后我还会再去,并且是很多次,反正单程才十几元钱二十来分钟,少吃一顿汉堡王或少喝一杯意式咖啡就能来回了!
「江南自古多才子」,不无道理!